中央紀委監察部關于保護檢舉、控告人的規定

(1996年1月19日)

  第(di)一條 為(wei)了保障檢舉(ju)(ju)、控(kong)告人(ren)依法(fa)(fa)行使(shi)檢舉(ju)(ju)、控(kong)告的(de)權利,維護(hu)檢舉(ju)(ju)、控(kong)告人(ren)的(de)合法(fa)(fa)權益,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,根據(ju)《中國共產(chan)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》和行政監察法(fa)(fa)律、法(fa)(fa)規,制定本規定。

  第二條 任(ren)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紀檢(jian)監(jian)察機關檢(jian)舉、控告(gao)黨(dang)組織(zhi)、黨(dang)員(yuan)以及國家行(xing)政(zheng)機關、國家公務員(yuan)和國家行(xing)政(zheng)機關任(ren)命的其他人員(yuan)違紀違法的行(xing)為。

  任(ren)何單位(wei)和個人(ren)(ren)不得以任(ren)何借口阻(zu)攔、壓制檢(jian)舉、控(kong)告人(ren)(ren)依法(fa)進行的檢(jian)舉、控(kong)告。

  第三(san)條 檢舉、控告人應據(ju)實檢舉、控告,不得捏造事實、制造假證、誣告陷害他人。

  紀檢監察(cha)機關(guan)對(dui)如實檢舉、控(kong)告(gao)(gao)(gao)的,應(ying)給予支持、鼓勵。對(dui)檢舉、控(kong)告(gao)(gao)(gao)有功的,應(ying)給予獎勵。對(dui)檢舉、控(kong)告(gao)(gao)(gao)不實的,必須(xu)分清是(shi)(shi)錯告(gao)(gao)(gao)還是(shi)(shi)誣(wu)告(gao)(gao)(gao)。對(dui)錯告(gao)(gao)(gao)的,應(ying)澄(cheng)清事實;對(dui)誣(wu)告(gao)(gao)(gao)的,應(ying)依照有關(guan)規(gui)定予以處理。

  第四條(tiao) 紀(ji)檢(jian)監察機關受理檢(jian)舉、控(kong)告和查處檢(jian)舉、控(kong)告案件,必須嚴格保密:

  (一(yi))紀(ji)檢(jian)監察機關(guan)應(ying)設(she)立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(gao)接待室(shi),接受(shou)當面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(gao)應(ying)單(dan)獨(du)進行,無關(guan)人(ren)員不得在場。

  (二)檢舉(ju)、控告信函的收發、拆閱(yue)、登(deng)記,當面(mian)或電話檢舉(ju)、控告的接(jie)待、接(jie)聽、記錄(lu)、錄(lu)音(yin)等(deng)工(gong)作,應建立健全責任制,嚴防泄密或遺失檢舉(ju)、控告材料。

  (三)對檢(jian)舉(ju)(ju)(ju)、控(kong)(kong)告(gao)(gao)人的姓名、工作單(dan)位(wei)、家(jia)庭住址(zhi)等(deng)有關(guan)情況(kuang)及檢(jian)舉(ju)(ju)(ju)、控(kong)(kong)告(gao)(gao)的內容必須嚴格(ge)保(bao)密,嚴禁將檢(jian)舉(ju)(ju)(ju)、控(kong)(kong)告(gao)(gao)人的有關(guan)情況(kuang)以及檢(jian)舉(ju)(ju)(ju)、控(kong)(kong)告(gao)(gao)的內容透露給被檢(jian)舉(ju)(ju)(ju)、控(kong)(kong)告(gao)(gao)單(dan)位(wei)和(he)(he)被檢(jian)舉(ju)(ju)(ju)、控(kong)(kong)告(gao)(gao)人以及其他單(dan)位(wei)和(he)(he)人員。

  (四)檢舉、控(kong)告材料列入(ru)密件管理,不得私自摘抄、復制(zhi)、扣壓(ya)、銷毀。

  (五(wu))檢(jian)舉(ju)(ju)、控告材料,除查處(chu)案件工(gong)(gong)作需要外,不得向有關人員出示(shi);因查處(chu)案件工(gong)(gong)作需要出示(shi)的,必須經本委、部(廳(ting)、局)主管領導批準,并隱去(qu)可(ke)能暴露檢(jian)舉(ju)(ju)、控告人身份的內容。

  (六(liu))核實情(qing)況(kuang)必須(xu)在不(bu)暴露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人的情(qing)況(kuang)下進(jin)行(xing)。

  (七)未經檢(jian)舉、控(kong)告人同意,不得公開檢(jian)舉、控(kong)告人的姓名、工作(zuo)單位(wei)及其他有關情(qing)況。

  第五條 受理機(ji)關工作人員無意或故意泄露檢舉、控告情況(kuang)的,應追(zhui)究責任(ren),嚴肅處理。

  第六條 嚴禁將(jiang)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材(cai)料轉給被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單位(wei)或被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人。

 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(ren)不得擅自追查檢舉、控告人(ren)。對確(que)屬誣(wu)告陷害(hai),需要追查誣(wu)告陷害(hai)者(zhe)的,必(bi)須(xu)經地、市(shi)(shi)級(ji)以上(含地、市(shi)(shi)級(ji))黨(dang)的委員會、政府或(huo)紀檢監(jian)察機關(guan)批準。

  第(di)八(ba)條 對(dui)匿名檢(jian)舉、控告材料,除查處案件(jian)需(xu)要外,不得(de)擅自核對(dui)筆跡或進行文(wen)檢(jian);因查處案件(jian)工作需(xu)要核對(dui)筆跡或進行文(wen)檢(jian)的,必須經地、市(shi)級以上(含(han)地、市(shi)級)紀檢(jian)監察機關批準。

  第九條 受理機關工作人員有下(xia)列(lie)情形之一的,應當(dang)回避:

  (一)是被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人(ren)或被檢(jian)舉(ju)、控(kong)告人(ren)近親屬的;

  (二)本人或近(jin)親屬與被檢舉、控告(gao)問題(ti)有利(li)害關系的;

  (三)與檢舉(ju)、控告問題有(you)其他關系,可(ke)能影響檢舉(ju)、控告問題公正處理的(de)。

  受理機關(guan)工作(zuo)人員應當(dang)主(zhu)動提出回避(bi),檢(jian)舉、控告(gao)人有權要求其回避(bi),回避(bi)決(jue)定(ding)由受理機關(guan)作(zuo)出。

  第(di)十條 任何(he)單位和個人不(bu)得以任何(he)借(jie)口和手段(duan)打擊報復(fu)檢舉、控告人及其親屬或假想檢舉、控告人。

  指使(shi)(shi)他(ta)人打擊報復的(de),或(huo)者(zhe)被指使(shi)(shi)人、被指使(shi)(shi)單位的(de)主要負責(ze)人和直接責(ze)任人員明知實施的(de)行為是打擊報復的(de),以打擊報復論處。

  第十(shi)一條 打擊報復檢舉、控告人(ren)的,紀檢監(jian)察機關應分(fen)別不同情(qing)況予以處理:

  (一)對于(yu)正在實施的(de)打擊(ji)報復行為,紀檢監察(cha)機關(guan)應在其職權范圍內采取措施及(ji)時制止,并予以處(chu)理(li),或(huo)者及(ji)時移送有(you)關(guan)部門予以處(chu)理(li)。

  (二)檢舉(ju)、控告人因被打擊(ji)報(bao)復而(er)受(shou)到錯誤處理的,紀檢監(jian)察機關應在(zai)其職權范圍內依照(zhao)有關規(gui)定予以糾(jiu)正,或者(zhe)建議有關部門予以糾(jiu)正。

  (三(san))檢舉(ju)、控告人因被打擊報復而造成人身傷(shang)害及(ji)名譽損害、財產(chan)損失的,紀檢監察機關應在其職(zhi)權范圍內(nei)負責處理(li),或者移送有(you)關部門予以處理(li)。

  第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的(de),應(ying)依照黨紀(ji)、政(zheng)紀(ji)的(de)有關規定給予(yu)黨紀(ji)處分(fen)、行政(zheng)處分(fen)或其他處理;構成(cheng)犯罪的(de),移(yi)送(song)司法機(ji)關依法追(zhui)究刑(xing)事責(ze)任。

  第(di)十三(san)條 紀(ji)(ji)檢監(jian)察機關受(shou)理紀(ji)(ji)檢監(jian)察業(ye)務范(fan)圍內(nei)的(de)港澳臺(tai)胞(bao)、華僑及外國人的(de)檢舉、控(kong)告,適用本規定。

  第十四條 本規(gui)定(ding)由(you)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(yuan)會、中華人民共和國監(jian)察(cha)部負責(ze)解釋。

  第十五條(tiao) 本規定(ding)自發布之(zhi)日起(qi)施行。